中国的传统文化是含蓄内敛的,所以我们都不太喜欢只会说不会做事的人,纵观历史,我们从纸上谈兵、夸夸其谈、信口开河等等这些成语中就可见一斑。
而我们从小接受的教育,也是以听为主以说为辅,学生们可以自由表达想法的机会很少。所以在学校里大多数学生都倾向于不表达不争辩,甚至有些擅长口才表达的人,大多数则被冠上爱表现、抢风头的帽子。
但是,现在早已不是沉默是金的年代,如今的孩子沉默寡言、少说多做,会在今后的道路上吃上大亏。
三个实习生的故事
曾经听到一个故事,说有一家硅谷公司招来三个实习生,分别是中国人、印度人和美国人。
美国实习生只求把事情做完就行,一到下班点立马走人,他对一些问题尽管一知半解但也能侃侃而谈,一分钟可以讲完的问题,他可以喋喋不休的讲五分钟。
中国实习生很努力,活干得最多最好,但不爱多说话。
印度实习生工作做得没有中国实习生精细,但也不差,虽然讲话带有口音,但最爱发问,擅长表达自己。
在实习期间,学到东西最多做事最多的是中国实习生,但是,最后领导最能记住的是那位印度学生。
在美国就业市场里,印度留学生经常被拿来与中国留学生做比较:印度留学生超过60%都能拿到工作签证,中国留学生只有6%能拿到,而中国留学生的人数是印度的2~3倍。
在美国,很多本土及跨国企业都有很多印度人在当CEO,甚至哈佛大学商学院很多教授都是印度血统的,这一点上中国人更是望尘莫及。
难道是智商问题?还是我们不够努力?或者这是种族歧视?
其实中美印实习生在职场上所体现的差距其实主要是在口才表达上,中国人不缺创新思想和独到见解,但却不善于大胆自信的表达自我观点,更缺乏用语言去感染、说服别人的能力。
而美国人最擅长的却是将平淡无奇的话题讲得妙趣横生精彩纷呈,而印度英文口音带有浓重咖喱味,但他们从不惮于发声,这无疑给他们在企业的竞争中增添了砝码。
所以,不得不说,提升表达能力,是我们每一个人迅速提升自我价值,改善生活的捷径,更是通往成功之路的必要途径。
该怎样帮孩子提高语言表达能力呢?
1.多跟孩子说话
很多家长都不知道,孩子学习语言的基础是模仿,因此,父母首先要多跟孩子说话,让他们熟悉语言,才能让孩子对语言保持高度的敏感,这是锻炼孩子口才表达能力的最初级的步骤。
2.让孩子们多观察,多讨论
多观察各种事物,可以使孩子扩大眼界,增长知识,说话有内容。在孩子观察时,要引导他们看清楚对象,同时用语言给予指导。如告诉他们事务的名称和特征,性质,用途及与人们的关系,让他们议论。这样就会很自然地锻炼孩子的口才能力。
3.让孩子充分表达自己意愿
当孩子提出了对一件事情的理解的时候,不管孩子的想法正确与否,结果怎样,家长都不要抹杀孩子的积极性,因为这是孩子在表达自己的意愿,重要的是让他“说出来”,而不要在乎他说得“对不对”。
4.让孩子多讲,多练
语言是在实践过程中发展的。培养孩子的口才能力,必须让他们多讲多练。这里所说的多练,主要是指让孩子有更多的机会讲述自己的见闻,包括复述听过的故事、讲述图书的内容,编故事,在日常生活中同别人交谈等。
不过,正所谓闻道有先后,术业有专攻,让孩子学习口才最好还是在一些专业的培训机构进行,这样不仅让孩子接受科学的教学,因材施教,也避免走一些弯路。
总而言之,你家的孩子那么可爱,可千万不要让TA输在口才上!让孩子拥有了良好的口才表达能力,才能在以后的工作学习中如鱼得水、得心应手。
(责任编辑:文雅liu)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