其实亲子之间的沟通不应被视为一种理论的实践,也不仅限于言语上的表达,而是在日常生活中,随时随地表现出来的。青少儿口才考级培训中心的老师指出,除了文字的传递之外,它包含的方式很多,包括表情、手势、姿态、声调等等,在此强调:良好的沟通是以上各种方式的综合灵活运用,光靠言语是有限的。
沟通的目的不外乎增进亲子之间彼此的了解、默契的培养,但是,随着沟通的时机及孩子当时的状况变化,沟通内容的深度需随之调整,同时不要和日常的活动有所脱节。以下是由浅到深的沟通内容及应注意的事项: (1)寒喧、客套 例如:“吃饱了没?”“天气变凉了,多穿件衣服喔!”这是日常生活中不应缺少的基本关怀,千万不可忽视。 (2)报告或转述 例如:“今天晚餐吃鱼。”“爸爸希望你先把功课做完。”报告或转述,必须要真实,夸大或不实的陈述,是无法得到孩子的信任的。 (3)陈述意见、看法或决定 例如:“这件衣服不够暖,换一件吧!”“先把功课做完,才能去玩。”当父母要给孩子建议或决定时,孩子可能认为这是出于父母的直觉,父母不妨将思考的过程与子女分享,让孩子也了解原因,学习判断事物的道理。 (4)分享感受和情绪 例如:“我今天心情很好。”“昨天你做的事真把我给气坏了。” 在传统中式的家庭很难做到这一点,但这却是增进亲子间感情很重要的一环,放胆去做吧!让家庭能够充满爱。 最后要提的是,无论是何种方式的沟通,对孩子都要坦诚,让自己有一颗虔诚细腻的心,能倾听,且愿意去了解,不要为了求快速的效果而只注意到子女外在的问题,要能真正地了解子女内心的感受,这也是帮助子女和其他人建立良好关系的重要因素。 2.与孩子协谈 其实谈话的主导在孩子本身,成人只是帮助孩子发展独立,让孩子自由发挥谈话的内容:速度以及最后的决定,这样的方式,也可让孩子从中得到适当的发泄。 (1)融洽关系,制造谈话的气氛 父母与子女之间融洽的亲情关系,是进行思想交流的良好基础。有些父母平时和孩子思想交流很少,发生问题之后就严厉训斥孩子,久而久之,感情距离渐渐拉大,或者在孩子不顺自己的心时,大发脾气,使孩子产生逆反心理,感情关系陷于困境。在这种情况下进行交谈是没有什么效果的。为此,与孩子交谈,首先要制造一种和谐的气氛,说句笑话,讲点令人高兴的事情,拉近了感情距离,效果就会好得多。 (2)有的放矢,主题明确 针对孩子的什么思想,解决孩子的什么问题,要做到胸中有数,在谈话时,围绕主题进行双向交流,使孩子有所得。如果遇到敏感的问题,例如政治事件、父母之间的感情问题、孩子的生理方面的问题等,也不要回避。 对于不宜直接说的,可以采取侧面启发的方式,不要态度暖昧,使孩子感到无所适从。 (责任编辑:潇洒d) |